新型城镇化:一个企业家的理解与实践

加入时间:2023/5/19 7:57:54 来源:  访问量:498

             


“新型城镇化可以改变中国。”作为中新城镇化事业平台的总顾问和创始发起人,刘晓光对城镇化的关注由来已久,也有一个助推中国城镇化的“梦想”。2015年,从首创集团董事长位置上退下来之后,他计划着几件事,如公益、文化、环保、城镇化…… 一年时间里,刘晓光一如既往地忙碌,在全国各地奔波,参加了许多论坛、看了许多实例,其中不少都与推进城镇化相关。

刘晓光以长期的企业实践对新型城镇化有着独到的理解,不仅如此,他还执着地思考“城镇化如何拉动实体经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贫富差距以及农民致富”等城镇化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公益情怀,促使他希望能够找到一批“达则兼济天下”的同路人,共同为中国城镇化的可持续有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给企业转型带来新机遇

工业4.0、互联网+、一带一路、消费升级、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5大支点,其中新型城镇化是最重要的国家战略支点。刘晓光表示,城镇化是未来中国最大的潜在内需;可以解决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可以解决农民贫困、市民化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各类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除了硬件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软系统,需要有可持续的战略性规划,需要有绿色生态的科技方案,需要充分的资源嫁接。刘晓光说:“其中城镇化发展最核心内容之一是顶层设计,这些恰是软系统,需要专业的人来做,需要总结国内外经验再结合国情设计出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保障可持续和健康绿色发展。”

人口市民化、城镇化格局优化、城市发展模式转变,都为企业尤其是房企转型发展开启了新机遇。刘晓光认为,城镇化建设给投资市场带来很大空间,无论房地产企业还是投资者,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是在解决农民致富、农民就业问题过程中,建造出现代化的新城镇形态,这点是非常有意义的。众多房企通过业务多元化,在城市建设中确定新角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获得更多市场支撑。城市综合服务运营商或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商成为房企转型新目标,通过市场化的高效率,发挥企业的作用,是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渠道;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很多有远见的房企已经开始转型到城镇化建设中来。

企业参与城镇化面临的难题

在刘晓光看来,目前企业参与新型城镇化模式还不成熟。企业难以准确表达自身城镇化实践模式,边实践边探索,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城镇化模式品牌与理论基础。

这个过程中,可参考的标杆少,企业自身摸索投入的时间与成本高,存在浪费;现有的城镇化项目应持续跟踪研究,总结发展模式,尤其是可复制的模式。区域产业构造与升级发展是城镇化项目的核心,企业实践层面普遍缺乏构建城镇化低碳发展的生态系统、遵循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握小城镇准确定位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和统筹高度,小城镇发展的核心需要围绕人口聚集,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地方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功能协调互补来准确定位,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增强社区功能和服务性功能,多元互补地植入产业,提高人口聚集度。

金融方面,城镇化项目投资具有资金需求大、投资期限长、回报速度慢等特点,加上我国企业诚信体系不完善、投资退出机制不成熟、企业普遍融资规划能力较低等,城镇化项目投资商与金融机构对接时普遍感觉困难。另一方面,小城镇自身财政能力有限,也是需要更多借助外力。这都需要金融破题,创新城镇化投融资体系。

另外,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和定位需要进一步清晰。一是土地层面,农村土地流转、土地确权以及报批报建手续等,现有土地政策无法匹配城镇化项目建设。二是城市运营的定位、与政府的角色分工与边界、沟通机制不健全等,无法有效配合。三是,地方政府对如何体现新型城镇化而非传统城镇化,认识和能力还需要提高。

城市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凸显出“城市病”,资源环境与生态承载能力、城市人口与城市功能承载力不匹配、不合理,导致雾霾、污染、拥堵等,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增高。所以,在小城镇建设之初就要考虑好生态保护、节能减排控制,走低碳发展道路,进行低碳、绿色、生态、智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成立城镇化高端智库

城镇化项目是多业态,是个小社会,非常复杂。如上所述,城镇化面临的难题需要各方力量统筹规制,最后形成合力,共同找到可落地、可复制的模式。

城镇化项目完全不同于房地产项目,往往超出了单一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企业需要联合起来,实现企业间的互补有无、互惠互利、资源要素的多向流动,形成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共创市场、共享收益的多赢局面。任何企业都是资源的综合体,企业持续竞争最终取决于内外资源的融合能力,综合多家企业优势,在城镇化领域内协作,平台化集成,放大整体实力。

刘晓光的第一想法是成立一个城镇化高端智库。在政策、理论模型、视野、案例以及企业间交流学习等方面帮助城镇化企业,研究城镇化模型,有效与实践结合;代表企业发声,为城镇化建设建言献策;建立国际交流平台,在国际范围内借鉴学习,不用重复浪费。

在刘晓光的众多社会身份中,中新城镇化事业平台创始发起人最引人瞩目。2014年,刘晓光联合一批企业家,发起成立了中新城镇化事业平台,它包括一个主平台,负责战略定位、协调与合作以及资源获取和分配;下设4个子平台,一是研究咨询平台,开展新型城镇化研究、咨询顾问服务,出研究成果、模式设计、实施方案等;二是科技平台,建设绿色、生态、低碳、智慧的新型城镇,掌握智慧、科技大数据,主要任务是提供高科技含量的城市形态方案;三是金融平台,打通金融管道,构造金融体系,解决公共诚信问题,解决金融方案设计问题;四是产业构造平台,负责产业设计构造和运营。未来还要搭建项目交易平台,实现项目的规模化上量和公开筛选交易。

中新城镇化事业平台定位为,为城镇化智库+金融服务,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业务模式。刘晓光给平台规划的蓝图是:立足于产业服务、科技服务和金融服务创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策划—投资—建设—运营”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各阶层力量广泛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努力将中新城镇化建设平台打造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者、实践者和引领者。

从梦想到现实,推进城镇化,刘晓光一直在实践着。